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穗府〔2016〕6号

2016年4月8日09:17:44地方法规120,2091字数 105105阅读9分27秒

第二十二章 促进公平优质均衡,建成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教育在创新中的战略先导作用。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以促进公平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多元、特色、优质协调发展,满足市民多样化、高品质教育需求。

第一节 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

一、增加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资源。(一)优化幼儿园规划布局。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学比例达到80%。新建社区配套建设公办幼儿园,增加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公共资源配置,加快幼儿园规范化建设。(二)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机构服务网络全覆盖。(三)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政策体系,合理确定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分担比例,健全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制度。

二、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和学位供给。(一)与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布局相适应,完善全市中小学校布点和建设,加大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改扩建和新建力度,新建中小学校100%达标。(二)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三)规范和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

三、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一)满足市民追求更高层次教育需求,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提升我市学生就读高等院校机会,延长我市平均受教育年限。(二)推动我市示范性高中学校以建设新校区、托管、建立学校联盟等方式适当扩大办学规模。

第二节 提供更多优质特色教育

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发展。(一)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二)探索学区制管理、教育联盟、校际联盟等改革试点工作,支持公办名校复办公办初中,以多种形式扩大和延伸优质教育资源。(三)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创建特色学校,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和支持中小学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二、发挥示范性高中引领作用。(一)在稳步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特色课程和特色学校,建设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高中。(二)适当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模式,满足市民多元化教育需求。

三、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优质特色教育。(一)将民办教育发展纳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基础教育办学。(二)支持在城市外围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中小学校,引导个性化、高质化教育需求由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合理转移。第三节 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一、推进缩小办学差距。(一)通过实施学区教育模式、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百校扶百校”行动计划、推动区域内校长和教师流动轮岗等多种有效举措,缩小办学差距。(二)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实施从化、增城、白云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升工程,改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二、保障来穗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义务教育。(一)逐步推进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到2020年,通过积分入学等方式入读公办学校和以政府补贴民办学校学位的就读比例达到70%以上。(二)做好非粤户籍学生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

三、办好特殊教育。各区建有错位化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自闭、智力残疾儿童等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四、加强高中阶段教育。(一)适应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需求,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二)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三)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引导和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职教基础能力和办学质量。

第四节 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

一、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一)全面落实中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有关政策,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大学城提升计划,重点支持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基础能力建设。(二)推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三)实施市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市属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设立在校大学生创业园,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创新创业和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二、打造国内领先职业教育高地。(一)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结构、提升办学层次,形成由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研究生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集中、功能强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二)以建设广州教育城为契机,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高职+中职”的组团布局模式、中高职衔接模式和专业集群发展模式,促进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专业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广州职业教育名片,使广州职业教育成为我国南方职业教育的龙头。

第五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

一、构建终身学习型城市。(一)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教育网络,完善市区联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机制。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二)落实图书馆条例和博物馆条例,发挥图书馆网络作用,建设以电视、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学习服务平台,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机制,建设充满活力的“学习之城”。

二、促进普教职教融通发展。(一)完善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建立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衔接互通的标准框架体系及专业课程教学标准,逐步提高中职毕业生升读全日制高职院校的比例,到2020年达到25%—30%。(二)创新职教普教融通模式,拓宽职业教育向上衔接的渠道,完善高职与本科的专业衔接机制。(三)结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加快专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构建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和建设专业的新机制,推进学分制、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改革,健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形成具有广州特色、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提升教育国际合作水平。(一)积极创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合作和学术交流,引进和运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合作办学项目和合作办学机构建设。(二)推动南沙新区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探索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南沙自贸试验区设立独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四、强化教育发展保障。(一)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加强教师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考制度,拓宽学生成才通道。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完善教育管办分离机制。(二)加大教育投入,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教育,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三)积极推广“互联网+教育”,搭建覆盖全市的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陈庚华律师声明:本站为方便群众、法律同行获取而发布的仲裁委、法院、看守所等机构联系地址电话可能不能实时更新,敬请谅解。除非特殊声明,本站文章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