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我国处于试点阶段的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是对公益诉讼制度的有益补充,也是完善环境司法保护制度的重要举措,还是检察权通过行政诉讼方式监督行政的制度创新,对我国环境司法保...
“被离婚”谁之过
【要点提示】 婚姻登记机关作出的离婚登记不符合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已再婚,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该离婚登记时,人民法院应该如何裁判? 【案情】 原告傅某,男,1969年10月16日出生,汉族,系中国建筑...
穿行于法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新行政诉讼法
核心提示:一部彰显民主与法治进程的新《行政诉讼法》,在法治理想与法治现实之间徘徊前行,既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为继续深化留有空间。 新《行政诉讼法》自2015年5月1日实施以来,围绕着新《行政诉讼法》...
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开创行政审判工作新局面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且已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一年多来,人民法院严格落实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
以申请内容不明确为由规避公开义务的判定
【裁判要旨】 行政机关以申请内容不明确为由,对明确指向特定信息的申请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或补充,无后续行政行为并对申请人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应视为未履行信息公开义务。 【案情】 原告:陈祥、唐全、薛...
“误拆”行为的定性及裁判规则
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出台,“暴力拆迁”的情形似乎在逐渐减少,但是“误拆”、“偷拆”等行为却渐渐出现。由于“误拆”的违法成本低,实践中不乏行政机关通过“误拆”强制拆除他人的房屋的情形。...
论企业环境行政法律责任
一、企业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一般含义 “责任”的含义有:义务,应做而未做的;后果,对未尽义务的否定性评价。所以,企业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是指环境法主体之一的企业违反环境保护法和行政法所规定的环境义务或法律上...
浅析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摘要]新《行政诉讼法》将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正式入法律后,这项制度的起源、发展、现实效果和意义备受人们关注。本文拟从制度的历史考究,实证考察,分析,完善的角度,先对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
内部行政行为实质外化才具有可诉性
【裁判要旨】 内部行政行为外化并不当然具有可诉性,只有当内部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即内部行为实质外化才具有可诉性。 【关键词】 行政案例 行政审批 内部行政行为 形式外化 实...
行政协调和解协议执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协调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妥善处理行政争议的一个重要手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也对法院通过协调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原告申请撤诉,法院以裁定准许撤诉方式结案给予充分肯定。然而...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中“明确的被告”
行政诉讼的被告不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是行政机关本身。在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始终作为被告,这是行政诉讼的一大特点。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行政主体作被告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几个问题
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首次在总则中以单独条文的形式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将其上升为了一项基本...
信息公开不当的损害赔偿责任承担
裁判要旨 政府信息公开没有采取适当的公开方式,原告没有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受到损失后,要求行政机关予以赔偿。对于是否应当予以赔偿,一是需要考察信息公开不当是否足以构成行政违法;二是需要考察公开行为与产生...
被动抑或主动:行政规范附带审查的启动方式辨析
《行政诉讼法》涉及附带审查规章以下行政规范性文件(简称行政规范)的规定有两处:一是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
非诉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研究
【裁判要旨】 法院受理非诉行政案件的条件是: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申请人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被申请人是该具...
论行政诉讼释明权的边界
诉讼释明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活动。民事诉讼因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私法利益冲突,释明的范围、尺度、原则等问题受到颇多关注,而行政诉讼中,释明工作往往只针对诉讼能力较弱的原告方展开,因而,长期以来,学者对行政诉...
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范围新变
复议维持原行政行为的,新行政诉讼法规定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第9条第2款进而规定,作出原行政行为...
行政审判的困境与突围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大部分学者、专家及司法实务系统工作者对行政审判工作的困境论述,主要集中于从法院自身的角度来切入,如从法院的地方化、行政审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来解析行政审判的困境,通过加强行政审判队伍...
当事人所在社区推荐公民作为行政诉讼代理人的范围界定
行政审判实务中,因对当事人所在社区推荐公民作为行政诉讼代理人的范围理解不同,各地法院采取的做法也不尽一致,亟待规范。第一种观点认为:社区可以推荐任何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不论这个公民来自何方。第二种观点...
行政确权纠纷中第三人能否申请行政复议
【案情】 2015年3月,甲与乙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乙村委会将一块76亩土地发包给甲,承包期限10年。乙村委会的村民小组提出异议,认为村委会发包的土地属于村民小组所有。同年6月,村民小组向县人民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