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受贿罪数额的合理调整

《刑法修正案(九)》颁布以后,对于贪污受贿罪的刑法修订亟待进行司法解释。“两高”在制定《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过程中,如何对决定贪污受贿罪定罪与量刑的数额...
阅读全文

公立医院收取患者停车费的宪法检视

公立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在公立医院大院停车,是否可以收取停车费呢?社会舆论争议较大,各地政府的规定不同,不同医院做法有异,有的公立医院一律免收患者停车费,有的医院免收患者当天...
阅读全文

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及信息公开问题解析

某公民以其本人需要为由向某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文件)的发文单位提出申请,要求公开该文件向上级机关报送备案审查的信息。对该信息是否应当公开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报送备案审查是政府内部监督管理行...
阅读全文

浅谈行政合同适用行政诉讼程序的必要性

2014年通过的最新行政诉讼法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将行政合同明确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此前,行政合同究竟适用何种诉讼程序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多将因行政合同争议引起的纠纷适用民事诉讼...
阅读全文

超龄未享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的工伤认定

裁判要旨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是否定劳动者资格的法定事由,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超龄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案情 20...
阅读全文

论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

摘要: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都是国家对违反者进行的制裁措施,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由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等许多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之间的衔接不畅通,造成司法实践中的混乱,滋生以罚代刑...
阅读全文

行政案件起诉状中罗列第三人问题浅析

【摘要】: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颁布施行,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试点工作逐步开展,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的专业化、规范化特点逐步体现。在行政案件立案工作中,经常会遇见行政起诉...
阅读全文

探析“民告官”案件起诉期限的适用

行政诉讼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的权利,监督行政权力。通过行政诉讼,既要能够实现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完善保护,也要考虑行政秩序的稳定、行政行为的效率以及公共利益的需要;虽然法律保护权利,但是“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
阅读全文

举报人不服行政机关答复行为的可诉性

公民对违法事实的举报,有利于弥补行政机关执法能力的不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践中行政机关对公民举报事项的答复,往往未能完全如举报人所愿,甚至让举报信息石沉大海。对此,举报人...
阅读全文

试论行政负责人出庭的应对

针对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在很多地方还存在“民告官却见不到官”的现象,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正《行政诉讼法》,第三条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阅读全文

行政诉讼最长起诉期限的理解与适用

一、一般起诉期限 (一)作为类: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已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第46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
阅读全文

举报人不服行政机关答复行为的可诉性

公民对违法事实的举报,有利于弥补行政机关执法能力的不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践中行政机关对公民举报事项的答复,往往未能完全如举报人所愿,甚至让举报信息石沉大海。对此,举报人...
阅读全文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的理解

一直以来,部分地区尝试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取得较好效果,这一制度也被吸收进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中。该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
阅读全文

试论《行政强制法》在司法领域的实施

【论文提要】: 《行政强制法》的实施,与人民法院的非诉行政执行工作有紧密联系。笔者从如何做好该项工作的视角入手,浅谈一下该法在司法领域的实施。本文首先对《行政强制法》中涉及非诉行政执行的主要内容进行了...
阅读全文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起算点的判定

【案情】 程广起、李云真系夫妻关系。二人有两处房屋均位于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杨老路西侧。杨桥镇政府根据杨桥镇1995年至2010年集镇总体规划方案,于1999年4月17日对程广起、李云真的上述两处房屋分...
阅读全文

行政机关能否成为行政诉讼原告

【案情】   原告:揭东区国土资源局。   被告:揭东区物价局。   原告揭东区国土资源局诉称,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原告依据有关法规政策,向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手续的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权...
阅读全文

行政复议证据制度

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尚处于一个较薄弱阶段,《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证据作了相关规定,但是非常原则,而且极不成系统,我国行政复议证据规则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重要问题: 一是证据的证明标准不明确。《行政复议...
阅读全文